同行導引
在《Jesus on Leadership》中作者提到Hendrick的講法,說每一個信徒身旁都需要有三類人:第一類人是像保羅般,扮演師傅的角色,他們又是一個生命的領路員;第二類人是像巴拿巴般,扮演同行者的角色,他們懂得作適時的鼓勵,但不強迫別人行他們那套;最後一類人是像提摩太般,作跟隨者,讓上帝在信徒身上,得以流傳。感謝天父,讓我在生命中遇到這三類人!
「保羅」
在教會裏的牧者們和部份較年長的夫婦們,都是我的「保羅」。每當我需要面對一些重要抉擇和困難時,例如拍拖、結婚、選擇職業等…,他們都會是我的「當然」諮詢人。又當我屬靈成長出現問題時,他們真的會循循善誘地指出我的問題,並引導我回到正軌。
「提摩太」
近年開始參與教會的青少年人工作,作團契的導師,所以多了些「提摩太」在身旁。
曾經有位牧者對我說:「你的生命如何,你的羊的生命也如何!」這一方面督責自己要努力成長,但另一方面,也構成對自己的壓力,因為怕自己不好的生命素質,會影響他們的成長!
「巴拿巴」
我相信大部份人身邊會有較多「巴拿巴」!而在我生命中,有兩班「巴拿巴」對我有特別的影響。
第一班「巴拿巴」是在我初信主時認識,他們是我團契的弟兄,不過增進大家彼此間的友誼、伙伴關係的,不獨是在團契裏,而是每兩個星期舉行一次的弟兄祈禱會。
在這祈禱會中,我們能將自己的喜樂、掙扎,毫無保留地訴說出來,藉此經歷彼此饒恕、醫治和鼓勵。回想起來,那時亦是其中一個屬靈生命成長較快的時刻!
後來因為大家開始踏足社會,漸漸忙碌起來,而這個祈禱會亦慢慢結束了。雖然如此,弟兄間的情誼沒有因此而減退,大家仍是彼此的「巴拿巴」!
另一班「巴拿巴」是在神學院其中一個課程裏認識的。因課堂關係,我跟另外兩位弟兄組了一個生命成長小組,我們需要每個星期一起讀聖經,又要彼此認罪、守望。雖然課堂已經完結,但這個小組依然運作至今!
從這小組中,我有以下體會:
1. Take Risk, but “No Pain, No Gain” — 當首次面對他們時,我是掙扎著,是否要將自己的黑暗面,坦白地告訴他們,害怕他們知道後會不接納我。然而,我的坦誠分享,卻換來他們的尊重和同樣的坦白,並且發現原來我們都同樣面對相似的問題!
2. Self-awareness — 發現比從前更省察自己的生命,往往當面對試探時,甚或將要犯罪時,腦中便會浮現這兩位弟兄的樣子,又記得要向他們交賬,相信這也是聖靈的工作!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