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une 29, 2005

唔好下巴輕輕

又係「睇《ER》,學做人」o既時間。

今晚講到有一個受槍傷昏迷o既警察,簡單地說,眼前有兩種醫療方法可以給家人選擇:
  1. 不開刀,病人可以有較高o既生存機會,不過有80%o既可能,病人不能甦醒;
  2. 開刀,病人可以完全康復,不過哩個係高風險o既手術,病人有50%機會死係手術枱上。

俾著係大家,唔知你會點選擇?

因為種種原因,這個生命尤關o既抉擇權,落在病人o既十五歲兒子身上(唯一一個)!

兒子也非常明白,這不是一個「飲百事,定飲7up」o既決定,父親的生命,就在他手。就在這個時候,有一個年青醫生出現,說會完全支持兒子任何的決定,並且係需要o既時候,會幫他說服病人的其他親友。兒子即時感到好高興和鼓勵,並且按著對父親o既認識,決定為病人開刀!

當兒子正式將這個決定,講給主診醫生聽時,一如所料,遭到病人其他親友極力反對,更認為兒子沒有足夠o既能力去做這個決定!

兒子感到非常為難,便立刻找那個年青醫生幫助。誰知,這個醫生沒有履行他的承諾,已經準時放工走了。最終,兒子係孤立無援下,無可奈何地,被迫放棄他原來的選擇!!

究竟這個年輕醫生,為何沒有兌現承諾?忘記了?看輕了整件事?還是他的承諾只是說說罷了?

最近發覺自己身邊有不少親人、教會弟兄姊妹,都經歷緊一些「難關」。係當中,自己有時也有機會,去幫助、去調解、安慰等…這個故事提醒我,我會否只是「下巴輕輕」?還是真的身體力行,不但說話上的安慰,更加上實際行動?

作為年輕人的團契導師,故事中的處境會時不時發生。我唔要做果個年青醫生!求主常常提醒我,又賜我足夠o既智慧、愛心、精力,去扶那些「兒子」們一把!

|
adopt your own virtual pet!
Weblog Commenting and Trackback by HaloScan.com